Uedu Update|2025 年 9 月

Uedu Update|2025 年 9 月

2025 年 9 月,對 Uedu 優學院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月份。除了跨校推廣與實際課堂應用不斷拓展,平台功能也持續優化,並且在組織層面完成優學院辦公室的正式掛牌,展現了「教育 Omics」的藍圖雛形。透過這些更新與努力,Uedu 不僅在技術上精進,更在教育實踐與跨域合作中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跨校推廣:中原大學分享應用實例

九月初,Uedu 受邀至 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進行專題分享,主題為「優學院的教學輔助應用」。分享內容聚焦於如何透過虛擬助教提升課堂互動,並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工程與程式設計相關課程,協助師生進行即時問答、學習診斷與反思。這場交流讓中原大學師生更直觀地看見 Uedu 在不同學科場域的實際運作,也進一步展現跨校推廣的可行性與價值。Uedu 在此過程中不僅展示技術,更傳遞了以學習者為核心、數據驅動教育創新的理念。

功能優化:協作、延展與治理並進

平台在九月完成了多項功能優化,為教師與學生帶來更靈活、更安全的使用體驗。

首先,推出了 彈性協作面板(Flex Collab Panel),讓教師能即時開啟協作空間,學生則能在課堂中透過小組互動完成任務,並於平台上留下可追蹤的學習足跡。這項功能的出現,使課堂不再只是單向的講授,而是多向交流的場域。

其次,MyGPTs 的保存期限延長至 90 天,讓師生能夠長期追蹤個人化助教的使用情況,累積的互動紀錄也更便於分析,進一步提升學習歷程的完整性與可持續性。

在治理面向,Uedu 對 課程角色與權限 進行了明確化。TA 可以進行課堂錄音、互動參與、Quiz 派送、儀錶板瀏覽與題庫編修等操作;教師則新增了 TA 管理(新增或刪除)以及 班級成員對話紀錄檢視 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若要開放 TA 檢視學生的對話紀錄,必須簽署研究合作保密協議,以確保數據使用符合研究倫理並保障學生隱私。這項調整使得教學團隊能更有效率地協作,同時建立了嚴謹的資料治理規範。

平台應用數據:跨領域的活躍實踐

從近期的課堂使用數據來看,Uedu 在不同學科領域皆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價值。

在語言與寫作類課程中,《文法與寫作》(法國語文學系)(邱惠佩講師)累積超過 1860 次互動,活躍學生達 17 人,展現學生透過虛擬助教進行練習與反思的積極性。《大一英文:管理課群》(語言中心)也在短時間內達到 112 次互動,共有 31 位學生活躍參與,顯示外語學習結合生成式 AI 的高度潛力。

在理工與基礎學科中,《程式語言》(土木系兩班合計)共有超過 90 位活躍學生,互動次數逾 1200 次,可見 AI 助教在工程與程式教學中的應用逐漸深化。《普通生物學》《普通物理學》則分別有 56 人19 人 積極參與互動,顯示大型基礎課程中學生也能透過 Uedu 建立學習節奏。

小班型課程同樣展現了 AI 助教的價值,例如《近代企業發展史》《學術英文寫作》均保持穩定互動,體現了 Uedu 在不同課程規模下的適應性。總體來說,九月中 Uedu 的應用涵蓋超過 40 門課程,領域橫跨文學、歷史、理工、醫護與教育,持續擴大在大專教育中的實際影響力。

組織發展:優學院辦公室正式掛牌

2025 年 9 月 17 日,Uedu 優學院於國立中央大學教學研究大樓四樓完成優學院辦公室的正式掛牌,標誌著 Uedu 在組織發展上的新階段。未來將以「教育 Omics」為核心,推動跨校資料整合、多模態學習分析與教育研究應用,建立更完整的研究生態圈。

掛牌當日,Uedu 已累積超過 2,200 名會員、蒐集逾 15.7 萬筆學習對話紀錄,並在 114-1 學期於中央大學、虎尾科大、陽明交大與清華大學共部署近 1.1 萬堂課程的虛擬助教服務。學院未來將聚焦於學習焦慮的量化測度,並與國際合作夥伴(如希臘 Harokopio University、美國 Suffolk University)展開教學合作計畫,期望面向全球,持續推進教育創新。

結語

綜觀 2025 年 9 月,Uedu 在「教學推廣」「功能優化」「數據應用」「組織建設」四大面向齊頭並進,顯示平台正邁向一個更全面、更具影響力的發展階段。無論是跨校分享、課程互動數據的累積,還是功能上的不斷進化,都清楚展現出 Uedu 致力於打造 以學習者為中心、數據驅動且跨域共創 的教育未來。九月的累積不僅是單月的成果,更是持續推進「教育 Omics」藍圖的基石,為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Update 用於分享單一事件或一段期間的總結,內容不限於功能更新,也可能包含技術交流、活動紀要、演講心得或參訪紀錄。我們希望透過這裡的更新,讓讀者能即時了解優學院在教學、研究與社群互動上的即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