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du優學院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教學研究大樓四樓

Uedu優學院辦公室正式掛牌成立|教學研究大樓四樓

2025年9月17日,Uedu優學院辦公室在國立中央大學教學研究大樓四樓正式掛牌成立,以教育Omics (Educational Omics) 為核心,推動跨校數據整合與多模態學習分析,打造可驗證、可持續的教育研究實踐平台。學院已建構包含 Uedu、Uedu Fit、Uedu Mind、Uedu Brain、Uedu Lab 的完整框架,累積超過2,200名會員並蒐集15.7萬筆學習對話紀錄,於114-1學年度在中央、虎科大、陽明交大與清華大學共近1.1萬堂課程部署虛擬助教,展現跨校教育數據研究的規模。近期研究聚焦於學習焦慮量化測量,並將邀請美國Suffolk大學學者展開國際合作,未來將持續推動教師參與與跨校共學,探索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新典範。
以Uedu優學院實踐「聯邦式分析與治理」(Federated Analytics & Governance):Uedu Federated Observation Platform(UFO Platform)優學院聯邦觀測平台

以Uedu優學院實踐「聯邦式分析與治理」(Federated Analytics & Governance):Uedu Federated Observation Platform(UFO Platform)優學院聯邦觀測平台

UFO Platform(Uedu Federated Observation Platform)定位為聯邦式觀測與治理層,專為國外機構提供 BYODB 模式,對話資料完全留在合作方雲端或校內設備,Uedu 只負責前端介面、研究流程、品質檢查與儀表板觀測;國內合作採集中託管,不開放 BYODB。系統以自研架構為基礎,掌握資料模型、權限與寫入協定,得以依在地法規切換資料駐留策略,同時維持一致的流程與度量。
Uedu:在 Learning Engineering 與 Learning Analytics 的交會點

Uedu:在 Learning Engineering 與 Learning Analytics 的交會點

本篇探討學習工程與學習分析在高等教育的交會,說明為何儀器化(Instrumentation)是推動精準教育的關鍵。以 Uedu 優學院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生成式 AI 與數據驅動,將學習設計、數據收集與持續優化完整串接,實現教育創新。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section of Learning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 highlighting why instrumentation is vital for precision education. Using Uedu as an example, it shows how generative AI and data-driven design connect learning design, data collec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for educational innovation.
以人為中心的生成式AI教學革新,Uedu優學院如何呼應聯合國生成式AI教育政策

以人為中心的生成式AI教學革新,Uedu優學院如何呼應聯合國生成式AI教育政策

面對 UNESCO 關於生成式 AI 在教育中應秉持的「以人為中心」與「共同設計」原則,Uedu 優學院提供一套從政策到實作的完整回應:一方面以學科專屬虛擬助教與多人共學模組,提升資訊與資料識讀、溝通協作與數位內容開發能力;另一方面在技術層面設計資料主權與隱私優先的部署選項(包含私有部署與最小資料處理原則),並導入線上知情同意與資料匿名化流程以確保倫理與透明。平台強化教師為中心的共同設計流程,讓教師參與助教提示、回應範圍與評量設計,實現人機協同教學;同時透過學習歷程資料湖與可視化儀表板,支援包含特殊需求學生在內的包容性教學與實證研究。總體而言,Uedu 將生成式 AI 視為增能工具而非替代者,致力於打造安全、公平且以教育價值為核心的數位素養生態系。